資訊丨2025年首場國常會聚焦城市更新,提出重點任務
1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常會,研究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會議指出,城市更新關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質的提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要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街區、廠區和城中村等改造,加強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建立健全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機制。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5.6萬個,更新改造小區內各類老化管線超過5萬公里,加裝電梯2.5萬余部,增設停車位超過50萬個。 完成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6.1萬公里,全年累計建設改造各類管網16.3萬公里。 支持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23.9萬戶。
擴大內需,發力城市更新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此次提出研究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城市更新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之前,包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多個重要會議都著重強調要在2025年大力推進城市更新,足見2025年城市更新將是政府投資的支持重點。
其中,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 “大力實施城市更新”作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方面。
與此同時,2024年12月舉辦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再次明確2025年將大力實施城市更新,重點推進一系列改造項目,并且城市更新需遵循“先體檢、后更新”的原則,通過建立一體化推進機制,解決民眾關切的問題,并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此外,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構建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體系。
從城市更新的對象及實現的目標來看,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統籌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品質提升,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此外,要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街區、廠區和城中村等改造,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完善城市功能,修復城市生態系統,保護和傳承城市歷史文化。
這表明下階段城市更新實施過程中的綜合性、系統性特征進一步增強,將持續推進多種空間更新,特別是此前已開展較為成熟,也是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區一村(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和城中村的改造 ),同時將更加注重兼顧多重更新效益,堅持長期主義。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4萬個。根據各地統計上報數據,2024年1-11月份,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萬個。
加速構建可持續更新模式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到,要加強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盤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統籌用好財政、金融資源,完善市場化融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進行創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機制,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從實施城市更新的保障措施來看,此次會議的提法表明為了確實發揮城市更新擴內需的動能,下階段從各部門到各地有望進一步出臺更多支持性政策,推動城市更新進入多模式創新、多機制支持、多要素保障、多主體參與的黃金發展期。
從各種支持力度看,可以重點關注用地和資金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提及了“盤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這也說明,城市更新后續在土地規劃等方面會有較大的支持。舉例來說,或在后續用地方面會更加靈活,這也有助于一些城市更新項目可以較好地推進,比如說結合存量用地的盤活需要,適當在用地方面進行優化和調整,進而確保城市更新的障礙減少,高質量推進相關工作。
從目前來看,城市更新急需加速構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新模式,需要在治理、投資、融資、實施等方面加強創新、持續探索。
在2024年12月27日舉辦的第八屆城市更新創新大會上,全聯房地產商會城市更新分會專家委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城市更新核心是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生產力的更新。注重生產力的更新提升,再疊加金融創新是城市更新的可持續發展之道。一方面,要注重生產力的更新提升,通過打造新空間、升級新產業、創造新生態、帶來新消費,取得長久的運營收益和投資回報。另一方面,要注重金融創新,圍繞產業做資產,堅持大資管的更新理念,將未來現金流資本化,在資本市場中實現資產價值的最大化。
新一批城市更新目標已經明確
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2025年,要謀劃實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項目。
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基本完成已排查出老化燃氣管道的更新改造任務,基本消除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持續實施完整社區建設、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老舊街區更新改造、地下管網管廊建設改造、建筑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口袋公園和城市綠道建設、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城市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和兒童友好空間建設等民生工程、發展工程。
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