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日前印發《浙江省農業農村領域低空經濟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打造應用場景、強化支撐保障等方面勾勒了未來三年農業農村領域低空經濟的發展藍圖。根據《方案》,到2027年,全省農用無人機保有量1萬臺以上,農用無人機作業面積6500萬畝次以上,建設農業生產“低空+地面”一體智能監測點100個,無人機鄉村巡查巡檢村域覆蓋率30%以上,累計培訓無人機飛手5000人次。

打造農業低空生產作業場景。按照宜飛則飛、應飛盡飛原則擴大農用無人機生產作業。打造農業低空監測場景。發展農作物種植規模、長勢、病蟲害、災情等飛行智能監測。打造農業低空服務場景。擴大無人機在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整治巡查、種糧補貼核實、水產養殖灘涂規劃、農業保險快速查勘定損等場景應用。打造農業低空運輸場景。在地形地貌復雜、傳統運輸困難地區推廣利用農用無人機開展生產物資吊裝,高效推動農資上山、農產品下山。打造農村低空治理場景。加大無人機巡查巡檢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宅基地管理中應用力度。打造農村低空農文旅消費場景。推動休閑農業與低空觀光深度融合。加快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基礎電力網絡向田間、林間覆蓋,爭取布設一批滿足農用無人機快速補能需求的實用充電裝置。鼓勵建設一批服務鄉村發展的無人機“機巢”和起降平臺。深化鄉村管線序化行動,推動種植田塊附近影響正常飛行活動的電線、通信線纜“空入地”。培育低空經濟市場主體。積極培育農用無人機相關的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產業服務等各類企業,打造1-2個本土“鏈主”企業。鼓勵各地組織農用無人機等設備生產廠家、經銷商開展操作培訓、售后維修服務等業務。拓展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多重服務功能,開展飛防等社會化服務。到2027年,省級飛防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100個。強化低空經濟數字賦能。加快“浙農優品”“浙農糧”“浙農機”等浙農應用迭代升級,提升農用無人機作業數據管理能力,為病蟲害飛防補貼申領、種糧補貼核查等關鍵業務提供支撐。加快低空經濟數據向浙江鄉村大腦歸集,推進與交通、民航等部門數據共享,整合無人機企業作業數據。開發基于低空飛行數據的作業效率分析、飛行安全預警等增值服務產品。加強低空經濟科技研發。鼓勵各地組織創建農業農村領域低空經濟省級農業重點企業研究院。支持組建農業農村領域低空經濟創新聯合體,強化行業龍頭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創新協同。依托中央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和“尖兵”“領雁”“三農九方”等項目,開展農藥噴灑防漂移裝置、智能霧化噴頭、肥藥耐腐蝕播撒系統、種子精量飛播等無人機適農化技術改造攻關。開發適應農用無人機的肥藥、飼料等相關產品。強化低空經濟人才培養。支持企業與省內高職院校聯合開展農業農村領域低空經濟人才培訓。在高素質農民培訓中加強對農用無人機飛手的培訓,每年組織開展省市縣各級培訓班,到2027年,全省累計培訓無人機飛手5000人次。支持各地常態化開展農用無人機操作技能比武。做好無人機飛手培訓等農民培訓機構管理。鼓勵各地打造低空經濟“浙農智富”品牌。加大統籌推進力度。將低空經濟納入農業農村現代化重要內容,以縣域為單位打造低空經濟試驗地,支持涉農縣爭取省級試點。落實政策支持措施。統籌農業“雙強”等現有政策資金渠道,支持低空飛行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支持“兩重”“兩新”重大項目儲備和申報。鼓勵開發針對農作物藥害、無人機損壞等商業保險產品。加強安全規范管理。支持編制農用無人機作業技術指南。開展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科普。指導主體開展規范操作,按規定做好作業信息公告、數據共享。加強低空飛行安全管理,穩妥處理低空飛行糾紛和安全事故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