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丨如何持續防范化解債務風險隱患?7大財政廳長談化債
近期部分財政廳長發文或接受采訪談及財政政策,特梳理“化債”相關論述如下:
丨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黨組書記鄭軍
持續防范化解債務風險隱患。繼續抓好自治區一攬子化債方案落實,按時保質完成年度化債任務,力爭2025年全面完成政府融資平臺退出工作。健全全口徑政府債務監管體系,對違規舉債問題,及時發現,嚴肅問責。
強化債券項目審核監管,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金融、房地產、社保等領域風險化解工作,加固防止其他領域風險向財政蔓延擴散的“防火墻”。
丨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財政廳廳長呂林邦
丨湖南省財政廳廳長陳博彰
全口徑全方位全鏈條防控債務風險。建立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監管體系,將各類債務特別是融資平臺全部納入監測范圍。精準實施債務置換,按照資金流向進行穿透式管理。
將不新增隱性債務作為“鐵的紀律”,對違規舉債、虛假化債等行為嚴肅追責問責,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懲不貸。
加快融資平臺改革轉型,平臺轉型后不再關聯政府信用。強化融資平臺退后管理,防止虛假退出、“名轉實不轉”。嚴禁新設融資平臺,嚴防國有企事業單位穿上“新馬甲”,變異為新的融資平臺。
丨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副主席,貴州省財政廳廳長石化清
聚焦風險防范關鍵領域,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堅決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錨定2028年隱性債務“清倉見底”目標和年度化債任務,依法依規化解債務,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建立健全債務利息保障機制,加快推進融資平臺數量壓降和市場化轉型,引導市縣做好本息償付,對新增隱性債務“零容忍”。
丨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財政廳廳長常國華
丨全國人大代表、廳長王天琦
對“三保”和債務風險防范機制作出適應性調整,以過硬的措施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嚴格落實“三保”分級責任體系,進一步強化監測預警、快速響應處置機制。探索“三保”備用金制度,在部分地區試行設立“三保”專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