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2021年度國企改革述職問詢啟動,23戶省屬企業再上“考場”
值得關注的是,山東于2019年在全國首創省屬企業“一把手”在常規述職之外,上“考場”接受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問詢,目前,這項工作已成為常態機制,以強化省屬企業領導班子抓改革主體責任意識。
1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
2 央企加快步伐
述職問詢上,各省屬企業除了“曬”改革成績單外,還敢于自揭發展中的問題。面對現場的犀利提問,省屬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和其他班子成員勇于擔當負責,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達到了傳導壓力、激發活力、推動改革的效果。 “行業面臨周期性大幅下行,去周期性戰略調整效果不顯著;客車產品結構調整迫在眉睫,客車行業長期處于低附加值的紅海市場、衰退市場;戰略新業務、新業態增長緩慢;經濟下行期,治理難度加大。”譚旭光坦言當前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他還提出了2022年的預算目標――在行業下行中穩健增長,確定了營收和利潤增長的目標。市場占有率確保提升,發動機保持全球第一,重卡保持全球第一,中國重汽重卡在中國市場保二爭一。 此次問詢的重點關注省屬企業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情況,緊緊圍繞巡視巡察、審計、省國資委日常監管、績效評價等發現的問題展開,不乏犀利問題。 “2018-2020年全省新增34家主板上市企業,中泰證券僅服務4家,中泰證券在省內市場份額較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問詢現場,針對中泰證券的提問犀利。 “山東重工集團作為山東的明星企業,盡管在行業低谷期業績不錯,但也要看到危機所在。”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點評也是直擊問題,并提出,針對管理制度上的問題,要形成規章制度,形成制度化、規范化、流程化的制度體系。 3 談發展 立“軍令狀” 這次述職問詢中,在找問題的同時,省屬企業都為近期發展提出了規劃。 “作為山東惟一省屬企業券商,必須有擔當,在全省IPO、兼并收購、發債等業務方面有所突破,今年必須在上市公司數量上有大的突破。”面對現場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提出的要求,中泰國際董事長馮藝東當場立下“軍令狀”,確定了今年香港上市企業的數量。 中泰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峰表態稱,中泰證券作為山東本土省屬券商,首先要深度服務山東市場,在原有各市地戰略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各市地戰略合作協議落地深化。同時,要和強區強縣進一步合作,使得山東市場上的股債份額大幅提升。其次,深度服務省屬大中型企業。目前中泰證券已和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下一步要緊密跟蹤和服務,發揮好專業優勢,為山東的各類企業充分利用好資本市場平臺,發揮好中泰作用。 李峰還表示,圍繞“十大創新”,中泰證券著眼于服務山東省“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科技型企業,進一步助力山東的科技研發創新和中小企業發展,尤其是通過資本助力,讓更多中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快速發展。同時,推動更多企業到國際市場上與國外企業一決高下,解決更多技術“卡脖子”問題。 山東國惠黨委書記、董事長尹鵬在會議間隙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山東國惠國企改革目標基本完成,促進了企業發展,主業更清晰了,增長良好。今后,將重點發力新材料、新能源、智慧海洋領域。 山東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雷透露,山東綠色發展基金二期將在今年落地,力爭融資的資金規模能達到400億元,建立省內乃至國內最大的綠色產業集團。 在未來藍圖的規劃中,“創新”被屢屢提及。關于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山東能源集團、山東港口集團、山東重工集團等企業主動找差距,談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