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丨國資委: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深化,國資委鼓勵央企和地方國企交叉持股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5月18日,國資委召開“深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爭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表率專題推進會”。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會上表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發揮了重要引領示范作用。
作為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實現形式,許多上市公司在市場化機制、激發活力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與此同時,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部分上市公司主業和核心競爭力不夠突出,股權結構、治理結構還要進一步優化完善,上市公司內部市場化機制改革有待深化等。
“必須在深化三年行動中有針對性解決。”翁杰明表示,要繼續加大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力度。集團公司要系統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資源,結合實際逐步將現有未上市的優質資產有計劃地注入上市公司,必要的也可單獨上市。加強上市資源培育儲備,孵化一批科技創新實力強、市場前景好的優質資源對接資本市場,要注重支持“雙百行動”“科改示范”等各類改革專項工程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上市。
翁杰明提到,要統籌考慮戰略定位、擬分拆業務獨立性和成長性、分拆后的治理安排和管理成本等因素,支持有利于理順業務架構、突出主業優勢、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價值實現的子企業分拆上市。
多種激勵工具系統集成
激勵機制是激發企業活力的關鍵一招。目前,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覆蓋面已達40%,推進這項改革的空間還很大。
國資委明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構建務實管用、充滿活力的多元激勵體系。要加大力度依規有序推進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集團公司和上市公司要在前兩年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企業數有較大增長的基礎上,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應做盡做,爭取今年繼續保持應有的數量與質量。
翁杰明表示,要注重多種激勵工具的系統集成。對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內不同層級和類型的企業,可以組合開展多種激勵方式。鼓勵上市公司在符合條件的基層企業,實施股權、期權、分紅、科技成果轉化分享,以及科改示范企業超額利潤分享、工資總額單列等激勵政策,進一步豐富激勵方式、增強激勵穿透性、擴大激勵覆蓋面。鼓勵商業一類上市公司穩妥有序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
中國電科旗下上市公司海康威視先后實施 5 輪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累計激勵員工數量達到2萬人,累計授予股票數量達到3.32億股,構建核心骨干員工與企業發展相綁定的利益共同體。中國電科率先在海康威視實施核心員工新業務跟投機制試點,陸續孵化8個新業務。2021 年新業務營業收入達122.71億元,同比增長 98.93%,增速遠高于傳統業務,有5個新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兩項新業務正在推進分拆上市。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實現核心骨干人才的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緊密捆綁,特別是在希臘上市公司比雷埃夫斯港首批授予的54 位激勵對象中,希臘當地員工 44 人,有效提升了包括海外員工在內的員工凝聚力與國際市場影響力。
翁杰明特別指出,在實施過程中,要處理好強化激勵和普遍受益的關系,既要逐步體現共同富裕原則,也要避免“激勵”變“福利”,成為套現的工具。
上市公司要爭做“三個表率
翁杰明表示,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當務之急、綜合性夯基之舉;規范運作是長期保障、制度競爭力所在;穩定資本市場是社會責任、國企使命所系,上市公司要在這三個方面做好表率。
一是做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表率。上市公司本身就是改革的產物,理應走在改革的前列。上市公司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規定動作”,要加力提速、不打折扣、率先高質量完成。要重點抓好市場化機制建設,在上半年對涉及市場化機制的關鍵舉措,包含前置研究清單、落實董事會職權、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對核心關鍵人才建立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分配機制等五個方面進行梳理自查,確保在上市公司及其子企業按要求分別落實,沒有重大遺漏。重要上市公司的改革標志性成果要在集團公司工作臺賬中體現。集團公司要強化對上市公司指導,加大督查督辦力度,確保上市公司按時高質完成改革任務。同時,深入挖掘一批上市公司改革先進經驗復制推廣。
二是做依法依規規范運作的表率。嚴格遵守國資監管政策和證券監管規則,強化上市公司獨立性,做到嚴合規、守底線、負責任、有擔當。要解決同業競爭。制定落實好同業競爭解決方案,特別是由于戰略性重組而形成的新的同業競爭,要加快業務板塊融合協同,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在承諾期內盡快解決同業競爭問題。要規范關聯交易。對于必須的關聯交易,要依法履行內部決策程序,關聯方應回避表決,按照公允原則確定交易價格,超過一定金額的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要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嚴格按照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的原則披露信息,穩步推進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工作。要增強風險防控能力。防范債券違約、股票質押和無償劃轉等風險,嚴肅處置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問題。要嚴控金融投資,制止盲目鋪攤子,切實防止“脫實向虛”。
三是做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表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采取有效措施,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各地國資委要按照便利企業的原則,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現金分紅給予積極指導支持。集團公司要做積極負責任的股東,鼓勵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適時增持價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要適時實施股份回購,增強投資者信心,所需資金可依法通過發行優先股、債券等多種渠道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