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今日復牌,嘗試通過國資托管紓困
9月3日,康美藥業復牌,以漲停開盤,報3.1元/股,上漲5.08%,總市值154.2億元,封單超137萬手。復盤首日以漲停開局,這或許與國資入場有很大關系。
在復牌前一日,9月2日晚間,康美藥業對外連續發布9條公告,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此次康美實業、公司實際控制人馬興田及其配偶許冬瑾、金信典當行、普寧國際與易林投資共同簽署《表決權讓渡協議》,為實現本次托管目的,在表決權讓渡期間內,康美實業擬將其持有的公司 14.87億股股份(對應公司 29.90%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及提名和提案權等權利無條件且不可撤銷地讓渡給易林投資行使。
《表決權讓渡協議》等協議,表決權讓渡生效后,易林投資持有的公司單一表決權比例最高,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易林投資,公司無實際控制人。
據公開資料顯示,易林投資成立于2020年8月18日,注冊地在廣東揭陽,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企業管理;資產管理;信息咨詢服務。其中易林投資有三名股東,分別為揭陽市城市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金服股權托管中心有限公司和廣州神農氏中醫藥發展有限責任公,持股比例分別為40%,30%,30%。
而上述三家公司中,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國家開發銀行持有揭陽市城市投資建設集團62.26%股份,揭陽市國資委占股37.74%;廣東省金服股權托管中心是廣東省國資委100%控股;廣州神農氏中醫藥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則為廣藥集團全資子公司,廣藥集團由廣州市政府100%控股。這也意味著,康美控股股東雖然表面上是變更為易林投資,其實背后是由兩級國資和廣藥集團控股康美。
其實早在去年9月16日,廣藥集團、康美藥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在中藥材供應鏈管理服務、產品渠道服務、中醫藥文化傳承和發展等領域開展合作。此次廣藥參與托管,則更顯得順理成章。
據康美藥業發布2020財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收達25.1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1.33億元相比,大跌69.05%;凈利潤減少14.24億元,與去年同期8550.01萬元相比,暴跌1765.3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3.7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83.09%。面對一系列的營收困境,康美也嘗試通過賣地過度困境,但這不足以應對康美所面臨的風險。國資入場托管,獲將是另一種紓困方式。
此次交易公告中表示,易林投資參與本次托管旨在助力公司紓困,不存在通過認定其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而故意逃避承擔實際控制人責任和義務的情形。易林投資擬作為托管實施主體,通過股份表決權委托/讓渡、生產經營及資產負債處置托管等方式具體落實和推進化解公司資產債務風險、維持其生產經營穩定等各項工作,本次托管期限為協議生效后二十四個月。
面對上述一系列消息,廣大股民有著不同的看法,有股民在社交平臺寫道:“造假300億,應該強制退市”,但同時也有股民表示:“如果強制退市,損失最大的還是股民,如果國資接手,能夠扭轉局面,也是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