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發布關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要點摘錄如下:
一、2024年預算執行和財政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1.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壓力較大,一些地方非稅收入占比過高,稅收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下降;2.預算統籌能力有待提升,預算、資產、債務管理銜接不夠;3.有些政府投資項目進展緩慢、效益不高,帶動社會投資作用有待增強;4.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較大,基層財政運行面臨困難;5.地方政府債務長效監管機制有待建立健全,債務資金使用效益有待提升;6.違反財經紀律行為仍時有發生,財會監督力度需持續加大。1.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全國財政赤字56600億元。3.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限額180689.22億元,專項債務限額399185.08億元。三、為做好2025年預算執行和財政工作,財政經濟委員會建議:? 各項政策細化安排、靠前實施,增強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加快預算資金下達撥付,提高支出效率,盡快形成實際支出。? 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 加大對科技創新、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 加強財政與貨幣政策協同,增強政策合力,動態監測財政經濟運行和政策實施效果。? 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強化就業困難群體幫扶。? 落實財政教育投入政策,支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雙一流”建設。? 健全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籌資機制,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推動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完善人口發展支持政策體系,建立健全生育補貼、生育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筑牢基層“三保”底線。
? 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堅決不收“過頭稅費”,規范非稅收入管理。
? 嚴格預算執行,嚴禁無預算、超預算撥款,加強暫付性款項管理。
? 加快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
? 科學安排和有效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兩重”項目要更加集中于國家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兩新”政策要優化資金投入和補助方式。
? 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加強部門間協調,指導地方加強專項債券項目決策論證和審核管理。
? 建立健全政府債務形成資產管理機制。
? 完善和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動態調整債務高風險地區名單。
? 用好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政策,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
? 嚴禁新設各類融資平臺,加快推進融資平臺改革轉型,持續壓減融資平臺數量。
? 進一步摸清底數,統籌用好各項政策加力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
? 做好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工作,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
? 做好2025年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政府債務管理情況工作。
? 擴大中央部門零基預算改革試點范圍,清理規范收支掛鉤政策。
? 推進消費稅改革,健全直接稅體系,研究建立適應新業態的稅收制度。
? 規范稅收優惠政策,完善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
? 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推進預算法等立法修法工作,完善財稅法律制度體系。
? 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嚴控一般性支出。
? 加強政府采購和新增資產配置管理,規范編制外人員經費預算。
? 健全財會監督體系,加大重點領域監督力度,強化對違反財經紀律行為的問責。
? 加強審計監督,做好審計整改工作,形成監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