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丨一場發布會31次提及“重組” 大連市拉開國資國企改革重組大戲序幕
“從大連市國資國企現狀來看,資產規模小,布局較分散,贏利能力弱,缺乏競爭力,不能適應新時代振興發展需要,對市屬國企實施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尤為迫切、至關重要。”大連市委常委、大連市政府副市長尹衛軍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大連市已經組建了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搭建起市場化推動國企改革的專業平臺;成立了大連農業漁業產業集團、濱城文旅產業集團、體育產業集團、城市建設投資集團、重工裝備集團、公共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潔凈能源集團、康養產業集團、英歌石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國有金融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等籌備工作組,拉開了改革重組大戲的序幕。”
01 拉開改革重組大戲序幕
據尹衛軍介紹,重組完成后,大連市屬國企將由現在的35戶精簡到21戶,形成功能定位清晰,主責主業突出,治理結構完善,充滿生機活力的企業格局。并力爭到2024年,培育1至2家資產規模超千億的企業集團,形成2至3家營業收入超百億企業集團,新增2至3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一批行業競爭力強、綜合實力領先的國有骨干企業蓬勃生長,國資國企在實現振興發展新突破、“三年過萬億”目標中的主力軍、頂梁柱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記者關注到,5月10日,大連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工作會議剛剛召開,此次發布會,也是對大連市國資國企改革的一個深度解讀。
“十八大以來,我國實施了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陸續出臺了1+N政策體系,形成改革的頂層‘設計圖’,而三年行動方案是各項改革措施的‘施工圖’。”對于近期各地密集召開國資國企改革相關會議,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示主要系前不久國務院國資委改革辦召開了“地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會”,目前各地主體任務成進度超過90%,整體已進入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
鄉村振興建設委副秘書長袁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的。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既善于積勢蓄勢謀勢,又善于識變求變應變。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發點,以更大力度推動科技創新,深入推進人才強企戰略,加大科技協同攻關力度,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已成為央企和國有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的力度也將在2022年進一步加大、加速。
據大連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曹德軍介紹,大連市圍繞農業漁業、文旅、體育、城市建設、重工裝備、公共交通建設、潔凈能源、康養、科技等產業,組建9戶企業集團,圍繞國有資本管理和金融資本投資組建2戶運營公司。目前,已完成國有資本管理運營公司組建和英歌石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工商注冊,其他企業集團的組建方案已經確定,將于5月底完成工商注冊。下一步,大連將嚴格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著力推動橫向、縱向整合和深度融合,依法依規推進11戶企業戰略性重組。
02 推進11戶企業戰略性重組
發布會上,大連農業漁業產業集團籌備組組長關健和大連重工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偉作為代表對兩個產業集團的相關情況還進行了介紹。
“打好打贏‘三年過萬億’這場攻堅戰,第一產業不能缺席,農業漁業產業集團的產業帶動作用不能缺位。”關健在發布會上表示,“圍繞農業漁業產業集團的戰略定位與發展方向,進行國資重組與業務整合,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物理變化,而是激發化學反應,釋放新動能,切實起到國資國企的示范作用、引領作用和帶動作用。”
據了解,新組建的農業漁業產業集團將依托大連資源稟賦,推動現代農業與生物基因、數字技術、互聯網+深度融合。率先布局科研成果應用,強化應用推廣,驅動大連本地種苗企業競爭力躍升,引領養殖技術水平整體提高。利用新型互聯網等推廣媒介,將大連本地資源優勢轉化為國內市場競爭優勢。鞏固已有海洋牧場資源優勢,走向遠洋,獲取增量資源,開展國際合作,拓展全球市場。提升鹽業生產能力,豐富食鹽品類,創新營銷模式,加強渠道推廣,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優化產品結構,延長產業鏈條,向一流海洋經濟企業轉型升級。
關健還表示要用好資本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持續進化產業生態,發揮國企信譽優勢,不斷提升信用等級,聚焦主責主業,集聚資本要素,拓寬融資渠道,優選債券股票貸款融資組合,努力降低融資成本;引導產業投資基金、科技擔保公司、金融中介服務機構等多元主體,聯合助力大連市經濟建設。
其實大連國資今年在多個領域都已是動作頻頻。今年3月末,大連市國資委下屬的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化集團)通過參與司法拍賣的方式以3.43億元成功競得獐子島(現ST獐子島)1.1億股權,從而成為公司新任控股股東,獐子島實控人也由此變更為大連市國資委。
此外,4月中旬,大連國資控股的大連熱電(現ST熱電)和民營石化企業恒力石化也曾同時公告,稱恒力石化擬分拆其旗下全資子公司康輝新材,通過與大連熱電進行重組的方式實現上市。不過后期因大連熱電存在大股東占資問題,交易雙方才決定終止重組。
“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積極作為,更好發揮央企和國企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并購重組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袁帥表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未來涉及國企的并購重組可能會趨于常態化,市場需求變化、產業結構調整、地方國資委發展戰略改變、企業發展能力轉變,都可能導致企業實施并購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