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丨托管、劃轉、整合!地方國資改革動作頻頻
近期多地圍繞國資國企改革這項主線“任務”展開了一系列資本運作。

從重慶建工吸并全資子公司到川儀股份減少持股層次,再到最新的登康口腔、上海三毛的控股股東擬被托管……種種跡象顯示,重慶“三攻堅一盤活”改革計劃正進入加速落地期。
無獨有偶,近期多地圍繞國資國企改革這項主線“任務”展開了一系列資本運作,或減少持股層次,或整合內部資源,在加快推進結構調整方面展現出新氣象,也讓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被“激活”。
“國資背景上市公司在市場中往往會受到額外關注。”有熟悉的市場人士表示,面對各地國資改革提速,市場更關心的是相關公司是否存在資產整合預期,能“拿到”優質資產的企業不僅能提升自身價值,還能夠促進產業升級和地方經濟發展。

A股公司密集披露國資改革動向
在最新一輪的地方國資改革中,地處西南的重慶可謂一馬當先。11月24日晚,重慶國資旗下的登康口腔、上海三毛、西南證券三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權變動方面的相關事宜。
控股股東均為重慶輕紡控股(集團)公司(簡稱“輕紡集團”)的登康口腔、上海三毛披露口徑一致。具體來看,二者公告稱,接到輕紡集團通知,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重慶市國資委和渝富控股擬將輕紡集團委托給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目前正在開展前期的相關工作,托管協議尚未簽署。
西南證券則公告稱,控股股東渝富資本擬將其持有的公司29.51%股權變更至渝富控股名下。此次股權變更后,渝富控股將直接持有西南證券19.61億股(占總股本的29.51%),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國資近期動作頻頻。11月13日,重慶百貨公告稱,公司股東渝富資本擬將其持有的25.32%股份變更至渝富控股名下。相同一幕也在川儀股份上演,渝富資本擬將其持有的川儀股份10.65%股份變更至渝富控股名下。10月下旬,重慶建工披露了擬吸收合并兩家全資子公司事項。
除重慶外,多地的國資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中。11月20日晚,紅星發展公告稱,青島市政府批準將青島市國資委持有的紅星集團100%的股權無償劃轉至青島國投。劃轉完成后,青島國投將通過紅星集團間接收購公司1.24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6.42%),成為公司間接控股股東。
連云港控股股東港口集團所持89.51%的股權也于近日被無償劃轉給連云港產投,此事項導致公司間接控股股東發生變化。近期,聯環藥業、立新能源、蘭石重裝等多家上市公司也發生了類似股權劃轉事宜。

內部資源整合提速旨在增強競爭力
從前述重慶國資近期的資本運作動向來看,渝富控股多次現身。資料顯示,成立于2004年的渝富控股是經重慶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全國首家地方國有獨資綜合性資產經營管理公司。
2023年,重慶市政府確定渝富控股定位為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國有產業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主要發揮先進制造業投資引領主功能及國有資本市場化運營管理和企業改革專業化重組輔功能作用。
據報道,2023年重慶深入推進國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重慶市國資委將持有的重慶水務、川儀股份、三峰環境、登康口腔等上市公司部分股權無償劃轉渝富控股等。不難看出,重慶國資平臺構建路徑清晰,渝富控股的首要使命在于為重慶先進制造業發展保駕護航。
事實上,重慶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方面持續發力。10月15日,重慶市“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明確提出要以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市場化轉型為路徑,打造主業清晰、服務中心、創新驅動、治理完備和市場競爭力強的一流企業。
“不管出于對單體公司整合的需要,還是出于國資平臺‘一盤棋’搭建構想,地方國資在內部資產整合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有熟悉國資體系人士認為,無論基于哪種考慮,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將國有企業做大做強是核心目的。
類似的舉動在其他地方國資亦有體現。上海建科11月12日公告稱,公司擬以4.88億元的價格收購上咨集團100%股權,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咨詢服務企業。
另外,石家莊國資控股的常山北明、南京國資旗下南京化纖、珠海國資旗下格力地產的資產置換工作也在推動中。交易完成后,三家公司都將獲注當地國資旗下盈利能力較強、前景廣闊的優質資產。

國資改革預期提振相關公司“人氣”
從近期地方國資改革加速的實際情況來看,相關運作除透露出地方加快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的決心外,也給參與其中的上市公司帶來“利好”。
受重慶國資改革提速消息影響,上海三毛、登康口腔兩家公司股票昨日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俗。其中,上海三毛收獲漲停;登康口腔高開后有所回落,最終收漲6.59%。
紅星發展國有股東之間的股權無償劃轉事項也得到市場認可。在11月20日晚披露青島國投擬上位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消息后,紅星發展在11月21日至25日三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達到25.42%。
記者注意到,青島國投是青島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改革試點企業,其主要通過資本運作和投資活動,推動青島市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目前,青島國投主要有創投和資本運營、資產管理、政府戰略投資三大主業。
南京國資旗下南京化纖11月15日晚披露的重組事項得到市場熱捧。資料顯示,此次并購標的南京工藝可謂優質資產,其在數控機床領域,已經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科德數控等國產高檔數控機床大批量配套應用;在光伏及半導體領域,產品已應用至北方華創、晶盛機電、中微公司等行業標桿企業的光伏及半導體設備。
上述消息一出,南京化纖股價一路高歌猛進。統計顯示,南京化纖在11月18日復牌后已收獲6個“一字板”,股價累計漲幅高達77.29%。
“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的平臺功能,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體現方式之一,也是地方國資重組整合做強主業、發揮戰略支撐與產業引領功能的重要手段。”A股某國資上市公司高管告訴記者,隨著本輪國資改革深入推進,地方國有企業進行多層次資源整合的力度有望持續加大,同時整合方向也將向科技屬性更強的新興產業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