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丨2025年國企改革怎么看?多地國資國企部署今年任務
2025年地方國資國企紛紛聚焦擴大有效投資、加強科技創新、發展戰新產業、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等內容。

近期,全國多省市國資系統紛紛舉行會議,總結2024年國資國企工作,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綜合來看,2024年各地國資國企發揮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作用,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的回升向好。
業內人士指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是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2025年地方國資國企紛紛聚焦擴大有效投資、加強科技創新、發展戰新產業、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等內容。預計今年地方國有企業將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和優勢產業,加速實現產業化轉型升級,同時引領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大局。

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擴大有效投資、
2025年工作已經開啟,多地國資委的新一年工作中“擴大有效投資”“建設創新國企”等成為關鍵詞。
如湖北省國資委舉行的2025年一季度省屬企業擴大有效投資調度會透露,2024年,湖北省屬企業堅定不移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一大批重大項目加速推進,有力發揮了有效投資的拉動支撐作用。今年將合理確定投資計劃,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加快向實體轉型,加快戰新產業布局;聚焦“兩新”“兩重”領域,加大項目謀劃和申報力度,精準對接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專項債券資金支持方向,爭取新一輪重大項目指標,為穩增長提供更加有力支撐。
浙江省國資委表示,今年要全力發揮穩增長作用,進一步強化目標引領、擴大有效投資、履行戰略使命,增強保值增值能力,提升發展質量效益,當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引領性、支撐性力量。同時要建設創新國企,全面加強科技創新政策供給,完善科技創新工作機制,優化科技創新發展生態,全方位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安徽省國資委表示,今年要堅持價值創造導向,帶頭實現生產經營回升向好,持續盤活存量資產,全力抓項目擴投資,不斷培育增長新動能,努力實現“開門紅、全年勝”。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主動服務安徽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著力打造國有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推動傳統優勢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促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培育壯大。
“地方國有企業需要因地制宜地發展。”周麗莎認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在此過程中,不斷完善國有企業科技創新機制,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等方面多措并舉。
業內人士指出,面對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今年仍然需要國資國企切實發揮好帶頭作用,通過推動國有經濟發展質效的穩步提升,助力中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地方國企是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仍需要在推進穩增長擴內需,助力降本增效,加強預期引導等方面不斷發力。

高起點謀劃下一步改革舉措
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如何確保“高質量”完成改革任務?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此前表示,要全面對照任務要求,突出重點、講求成色,確保高質量完成既定改革目標,同時高起點謀劃好下一步改革舉措。
從地方層面看,近期北京、上海、廣東、河南、吉林等地的政府工作報告紛紛提到了這一改革目標。其中,整合重組、市值管理、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成為各地深化國企改革的關鍵要點。
北京市提出,2025年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上海市表示,2025年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營業收入占比提高到30%左右。吉林省將推進吉能集團、交投集團、一汽吉林戰略性重組,做實金控集團主體功能,拓展農發、旅控、吉勤集團戰略性布局,顯著提升產投集團、森工集團等企業經營績效……
從地方國資委層面看,安徽省國資委表示,要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探索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加強企業上市和市值管理工作,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努力形成更多標志性成果。山東省國資委表示,要在改革提速上聚力用勁,開展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評估,推進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提質擴面,常態化開展“控機構、控崗位、控總量、控總額、控招錄”工作,健全規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機制,充分激發內生活力動力。要在監管提效上聚力用勁,嚴防債務、投資等各類風險,完善合規管理體系建設,提升依法合規管理水平,守牢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周麗莎認為,2025年國企重組整合將更加突出產業鏈整合,相關舉措將集中在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